俗话说,人活一口气。在中医理论中,人体内非常重要的一种“气”就是阳气,可看作是各脏腑功能正常运转的原动力。
看中医时,可能会被告知“阳气不足”。对于人体小宇宙而言,「阳气」就是人身的太阳。阳气不到之处,就好比阳光照不到的地方,万物难以生长,自然也就容易患病。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中医常说的阳气到底是什么?哪些人易阳气不足?春天应该怎么养阳?《生命时报》采访中医专家,为你一一解答。
受访专家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 罗仁
江苏省中医院神经内科主任中医师 常诚
河南省中医院治未病中心副主任医师 吕沛宛
阳气状态关乎寿命长短
《黄帝内经·素问》中有一句话:“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意思是,阳气就像万物赖以生存的太阳,运作失调就会影响到人的生命和健康状态。
中医认为,人体内有阴阳二气,阴阳调和,身体机能就可正常运转,养生其实就是养阳。阳气是人体生命之主宰,它的“温煦”作用可以使身体保持温暖,“气化”作用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卫外”作用可以防御外邪侵袭。
当阳气不足或者运行不畅时,人体健康就会受到影响,甚至还会容易患病,减损寿命。
立春过后,天气渐暖,万物复苏,也是人体机能、新陈代谢最活跃的时期,人体内的阳气随着春天到来向上向外升发,此时需要重点“养阳”,为一年身体打下好基础。
阳气常在两方面出问题,“虚”和“郁”:
阳气郁结,就是阳气运行不畅,常见于外感风寒、消化不良、情绪郁结等原因导致的咽喉肿痛、腹胀、口干口臭、焦虑失眠、月经失调等。 阳气虚弱,是指阳气本身能量不足,生发不起来,通常表现为倦怠乏力、嗜睡、畏寒怕冷等,是多种慢性疾病的易感体质。哪些人的阳气易出问题?
生活中的一些细节会损伤阳气,尤其要当心以下4个不良习惯。
熬夜
白天活动消耗阳气,夜间睡眠则能使阳气得到充分休息和补养。若在子时(23点至1点)阳气升发之时还未入睡,会打乱体内阴阳气血平衡。
露脚踝、肚脐
“寒从脚下起”,脚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少、循环慢,且足踝部皮下脂肪层较薄,保温性差,如果不注意踝关节的保暖,会影响全身的气血运行。
腰部为“带脉”所行之处,又是肾脏所在的位置。裸露腰部、肚脐,会损伤肾阳,引起胃肠功能紊乱。
常喝败火茶
反复上火多为虚证,常见症状为口干口苦、眼睛红肿、口腔溃疡、牙龈肿痛、咽喉痛、流鼻血、大便干结等。同时,伴有舌色暗淡、口唇淡白、舌苔薄白、失眠烦躁等,此时不宜盲目清热,否则会耗伤阳气。
过量吃水果
有人一吃水果就感到腹部寒凉、胀满或腹泻,他们不仅没法消化吸收水果的有益成分,还会影响脾胃之气,进而损伤阳气。
体质偏温热,吃些偏凉性的水果,如瓜类、柚子、香蕉等。
体质偏寒凉,吃些偏温热的水果,如桃、芒果、荔枝等,能帮助机体平衡。
普通人可以选择常温、性偏平的水果,如苹果、葡萄、菠萝等,但也要注意别过量。
现代人阳气郁结或不足的情况很常见,有以下几种情况的人需要调补阳气:肥胖会让人阳气不足,常常是越胖的人越怕冷。久坐不动,活动较少,这类人多有动一动就出大汗,同时伴随乏力、气短、畏寒等表现。熬夜会使阳气过度消耗,加快阳虚体质的形成和发展。久居寒、湿环境,比如,南方较北方湿热,且春季梅雨季节较长,湿困脾阳,易伤阳气。手掌发红可能意味着体内寒湿堆积,以致阳气不通,老人尤其常见。吃完补品后出现上火、肠胃不畅等问题,可能是体内湿热邪气造成阳气郁结。肿瘤、高血压、糖尿病、支气管哮喘、骨质疏松等慢性病,可长期消耗人体正气,导致阳气生化无力。
早春养阳有5个关键词
春天万物生发,正是补阳的最好时节,特别是一些本就阳气不足的人,需要赶紧行动起来。
吃芽食甘
春季芽类食物有香椿芽、黄豆芽、绿豆芽、竹笋、豌豆苗等,多吃“芽”有利于肝气疏通、健脾和胃,缓解春季气候干燥所导致的“燥热”。
除了选食芽类食物,《黄帝内经》五行五味理论提出“肝色青,宜食甘。粳米、牛肉、枣、葵皆甘”。指出春天要食甘,因为甘性温,能助阳气升发。
变静为动
人体要改变冬季的“静”养,以“动”养阳。此时可以早睡早起、多参加室外活动,克服倦懒思眠状态,使自己的精神情志与大自然相适应,才能精力充沛。
心态平和
中医认为,春天是肝气升发、肝血补充的季节,肝脏喜欢在一种愉快宽松的环境中工作,要避免肝气郁结,平时保持心态平和、乐观,可以经常听音乐、看书、写书法等。
注意保暖
眼下刚立春,气温还未转暖,不要过早减掉冬衣。乍暖还寒,气温变化又大,过早减掉冬衣,身体可能难以适应,会导致抵抗力下降,诱发呼吸系统疾病。
梳头泡脚
此时人体阳气顺应自然,具有向上向外升发的特点,表现为毛孔逐渐舒展、代谢旺盛、生长迅速,梳头有利于疏利血气、传达阳气。
立春后,晚上泡泡脚可驱除冬天积在体内的寒气,助养人体阳气。泡脚时要注意,以温水慢慢加热,每次泡脚30分钟,身体感觉温暖即可。▲
本期编辑:王晓晴
版权声明:本文为《生命时报》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