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由创业邦主办的2023“女性影响力峰会”在北京举行,峰会邀请各领域杰出女性代表共聚一堂,围绕“时代&机遇”“领导力进阶”“女性经济”以及科创女性在不同赛道的实践探索等议题进行交流分享。
自2013年创业邦发布首份女性创业者榜单开始,如今已走过10年。今年,在这份沉甸甸的榜单跨入第二个十年之际,创业邦将之升级为“科创女性影响力大奖”,并于现场揭晓。
会上,软银中国资本合伙人刘缨、雅惠投资创始合伙人孙雅娜、华龛生物联合创始人兼CTO 鄢晓君、吉美瑞生CEO张婷,在由创业邦副主编刘岩主持的圆桌对话——《创新是医疗最好的赛道》中就女性创业者与投资人在医疗领域的创新探索展开讨论,精彩观点如下:
(相关资料图)
1.从投资人角度看,竞争应该在一个合理的范畴内,而这个合理的范畴又是视市场的规模大小定的。如果一堆大雁里面你是领头雁,这就是市场龙头的价值。
2. 坚持创新的人从来都不会是既得利益者,因为创新的路很难、很孤单,也必定很漫长。但以科学发展观来看待事物发展的话,创新才是推动人类发展的最重要的动力。
3.创业者就是创业者,没有性别的区分,你要付出的心力和要考虑的事情都是一样的。
4.作为女性,无需把女性的标签贴在身上,这个并不一定是优势。我们还是要根据自己的性格特质、能力长短板,尽量扬长避短,发挥出自己的优势。
以下为圆桌对话内容,由创业邦整理:
主持人:各位嘉宾下午好,先请四位做一下自我介绍。
刘缨:我叫刘缨,是软银中国负责医疗团队投资的。我们2006年布局医疗这个领域,到现在为止不论是人民币基金,还是美元基金,我们都有三分之一投在医疗这个赛道上。
孙雅娜:大家好,我是孙雅娜,来自雅惠投资。雅惠投资是一家专注在生命科学前沿领域的投资机构,我是协和医科大学医学博士毕业,我们整个团队也都是来自于临床医学、生命科学专业方向的同事。
鄢晓君:大家好,我叫鄢晓君,我来自华龛生物,我是新加坡籍,我们布局的是生物医药的上游产业,为下游创业者提供工具。
张婷:我也是清华大学毕业的,我在清华读完博士之后就去了美国,然后又去了新加坡,回国之后创办了吉美瑞生公司。
主持人:开始正式对话之前先做一个小调查,先请投资人讲一下,您的投资组合中有女性企业家吗?
刘缨:我作为投资人来讲第一要为LP负责,在我眼里真的没有女性和男性创业者之分,而是从项目的角度来考量。但我们投资的企业里确实有好几家都是女性创业者,而且做得很不错。
主持人:我知道孙总是中国第一代医药卖方市场分析师,在行业内也是大家非常敬佩的投资人,您的投资组合里面有些女性的企业家吗?
孙雅娜:我们的投资组合里有女性创始人,但比例还是比男性要少一些。不过我们在工作中没有觉得性别是一个我们影响我们投资的标签。
主持人:请两位创业者聊一下日常接触的女性投资人多吗?股东里面有女士吗?
鄢晓君:在清华里男女生的比例肯定不是1:1,女性创业的比例相对来说少一点。我感觉女性创业如果能走上硬科技这条路的,基本上是比较理性,做很多事情比较成熟,我身边就有很多女性创业者的例子。创业者就是创业者,没有性别的区分,你要付出的心力和要考虑的事情都是一样的,你要摆对你自己的位置,你要清楚你的能力能做多少。
主持人:鄢总是清华女博士,特别理性的一位女性创业者,刷新了传统社会对于女性群体固有的看法。
张婷:我们三位创始人里有两位女性。我觉得女性作为医疗行业的创始人有她的优势,首先我们平时有很多的时间是跟人沟通,比如说跟患者需要很强的沟通能力,我们发现女性创业者的表达远胜于男性创业者,亲和力更强,容易破冰。我们三位创始人配合的非常好。
在我们接触的创业者中女性也特别多,尤其是这几年清华好多师姐师妹都开始创业了。我在招聘员工时会考虑到性别特质,因为确实某些岗位可能更适合女性,某些岗位更适合男性。
主持人:过去的2022大家都经历了什么,遇到过哪些挑战?
刘缨:疫情期间医疗项目里两极分化很明显,一种是做医院的,如果一家医院的资源被调去防控疫情了,一定很难去做正常的医疗业务。另一种是做医疗信息服务的,这种项目因为进不了医院更难做,所以我们提醒这类企业,保存实力,等到开放了之后,订单肯定很多。2023年Q1果然有一个比较好的表现。
主持人:不单是医疗行业,其他各行业的关键词就是活下去,在遭遇突如其来的黑天鹅时各位是怎么应对的?
鄢晓君:我们在2022年顺利融到了B轮,我们也是做干细胞治疗相关的企业,我们是它们的上游,如果我们的下游受到了影响,我们就很被动。
我们在去年9、10月份的时候重新复盘了长期的战略目标是什么,利用这个时间修炼内功。我们不是靠商业模式,我们真的是靠技术、靠产品去说话,如果我的产品真的好,自然而然会有人要用,我们在这个时间就是等风来,等风来之前你要把自己锤炼到足够的强。
所以我们在那段时间进行大量的内部培训、产品复盘,将产品质量把控的标准设定得更高。我们一直认为2023年会好转,等时机来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爆发。
张婷:我也慢慢理解投资也挺痛苦的,我们要去找钱,投资也要募资,大家都痛苦。如何减轻痛苦?那就是良好的心态。
回顾2022年,是很魔幻的一年,我们的挑战是当时上海完全没有办法复工,医院封了、公司封了,但还好我们在苏州做了临床样本。解封之后呼吸科特别忙,很多医生都被调配去新冠医院,因为我们做的是呼吸性疾病,这种情况下我们的临床是被耽误的,去年12月份之前和1月份基本上在经历这些事情,所以我们转而做了很多内功修炼的工作。
公司层面,上海的基地在去年建成了,团队也扩张了一倍,去年很多公司裁员的情况下,我们因为产品管线多招了更多的人。业务层面,我们打磨了一支超有执行力的临床团队,去年在那么艰难的情况下得以继续推进临床实验。
孙雅娜:2022年大家都过得不容易,但真正厉害的公司很少拿新冠当托辞,这些公司都是能咬着牙坚韧地走过去,这个时候其实也可以看作是对所投的公司一个压力测试,也是对创始人应对困难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新认识。
刘缨:也是一种考验,看你的反应机制能不能扛过去,不过确实有一些很好的企业因为疫情被打乱了计划,也会影响到投资机构退出的计划,这个请创业者理解一下,我们的基金是有到期时间的。
主持人:创新是科技公司的第一生命力。目前这个阶段,阻碍你们创新的因素有哪些呢?我们先请两位创业者回答。
张婷:虽然创新话题说了很多年,但我觉得很多中国人从小没有这个概念,都是老师说什么就回答yes,创新要从娃娃抓起。如果没有很好的基础,首先我们就需要给员工“洗脑”,让他们意识到创新。
我有一次听了IBM案例,IBM公司会让他们的员工提交3万份创业BP,从3万份里面选几个项目孵化,发动整个公司做创新。所以首先观念上要去理解,创新不是创始人一个人的事情,是每个人的事情。
主持人:创业公司在公司内部形成良好的创新文化,用创新文化驱动整个组织持续创新,这样的投入产出比会更高。
鄢晓君:大家想到创新的时候都会想到很高科技的东西,但是很多时候你的用户或者你要解决的问题核心是什么?你有没有抓准最重要的点?也许并不需要一个前卫的想法去解决。
我会告诉我的团队,哪怕在很小的地方创新也是可以的,不一定是完全颠覆,也可以是核心零部件、工作模式上的创新。企业想要健康运转其核心在于持续盈利,让用户收获优质产品与服务,投资人有收益可以退出。这才是最根本的事情,我们所有创新都是要围绕最终核心,最终一定要落到投入产出,是否真的给客户创造了价值。
主持人:每家企业在成长过程中的多个链条都有微创新的机会,这样组织才能不断地蜕变。刚才两位创业者从切身体会聊到创新,两位投资人投的也是创新,见证了很多优秀的创业者在资源短缺时不断寻找创新,他们有哪些可圈可点的玩法吗?
刘缨:我们做基金管理也需要创新,在新的环境下适应环境需要破旧立新。创新和国家的宏观环境有关系,目前创新可能受到了一些阻力。从中华民族发展的主流来看,不创新大概率就会被全球抛弃,所以未来知道该怎么创新的企业,才是长久的生存之道。
孙雅娜:投资创新技术其实需要坚定的价值观。坚持创新的人从来都不会是既得利益者,因为创新的路很难、很孤单,也必定很漫长。但以科学发展观来看待事物发展的话,创新才是推动人类发展的最重要的动力。
主持人:我认为应该把创新作为一种信仰,把创新文化作为基因传承下去。下一个话题是竞争,在百年未见之大变局中,大家都经历过哪些竞争,有什么感悟?
张婷:首先我觉得竞争是件好事,我们欢迎大家一起来把这个蛋糕做大,当我们跑得太超前时,我们会觉得找不到对标的公司了。去年有家纳斯达克的上市公司,它的有条管线和我们一样,我们很开心终于找到一个对标公司,这样就有市值可以参考了。
竞争不一定是恶性的,它可能会是良性的,就像现在有那么多CAR-T的公司,这些公司都把市场做起来了。还有个例子,马斯克为什么要开放专利?只有开放了专利才有更多的人做这个产业,才能把上下游的价格拉下来。所以我们要有良好的心态去面对竞争。
鄢晓君:我们现在做的是生物医药的上游,目前国内生物医药还是大量依赖进口,我们的下游是药企,它们非常谨慎,只相信那几个大品牌。刚开始我们的竞争是和大品牌去打差异化,在很小的赛道里做出我们的差异化,所以我们只做干细胞领域的产品。
对于竞争,我始终记得一点,没有竞争就代表这个领域或者这个行业是没有前景的,因为没有人要做,只有你自己想做。所以有竞争才是对的,才能把这个生态做大。
主持人:相信两位投资人在面对竞争这个话题的时候也有非常强的发言权,他们站在资本角度看到的可能是血淋淋的竞争或者其他维度的竞争。
刘缨:我认为一个行业中的竞争有最大值和最小值,在中间这个范畴里创业公司才活的比较舒服。当你的竞争对手太多时,市场就变成了一篇红海。如果没有人与你竞争,市场又太小了。从投资人角度看,竞争应该在一个合理的范畴内,而这个合理的范畴又是视市场的规模大小定的,如果一群大雁里你是领头雁,这就是市场龙头的价值,市场也会给你相应的估值定位。
从基金角度来讲我们也有竞争,但是现在化竞争为团结,大家一起投一个项目,就是所谓的众人拾柴火焰高。
主持人:抱团取暖,强强联合。
孙雅娜:我们股权投资行业还不像具体的创业公司那样去理解竞争。投资是个体审美的体现,所以每家基金对待项目的看法并不相同。当然也有投资机构抢额度的事情,但投资还是要寻找非共识区间,而不是在共识区间里博弈。我经常跟团队说,见贤思齐才是我们谋求发展的根本,而不是干掉对方。
主持人:这也是体现了女性投资人的包容,那么我们针对今天的讨论做一个小总结。
张婷:我们虽然是女性,但不要把女性的标签贴在身上,这个并不一定是优势。我们还是要根据自己的性格特质、能力长短板,尽量扬长避短,发挥出自己的优势,发挥到极致。
鄢晓君:我非常认同,我也不喜欢贴标签,就是做我想要做的事情和我喜欢的事情,不然我也不会来创业,这是一个个人的选择。创业非常挑人,我之前也有很多同学想做这个事情,但那些真正能走下来的人都是目标性很强的人。
孙雅娜:我们应该做自己喜欢的事,难点儿没关系。
刘缨:企业家一定是有担当的人才能成功,对你的股东担当、对你的员工担当、对你的家人担当,想成功的企业家先看看自己身上的特质,然后考虑怎么把创业做得更好。
主持人:的确,我们还是应该撕掉性别标签,勇敢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敢于冒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