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还是在iPhone 7的时代,苹果CEO库克现身北京,造访了两家公司。
一家如日中天,产品被称为是中国“新四大发明”,一家寂寂无闻,仅在小圈子里略有些影响力。
(资料图)
5年后,第一家公司的创始人已经跑路,欠下了用户10多亿押金无法归还,而后者,在一片唱衰声中,终于在7月12日登陆港交所。
前者是ofo想必很多人都已经猜到了,后者叫做Keep,号称是中国最大的线上健身平台,截止2022年末注册用户已经超过了3个亿。
减肥50斤发现的商机
有鉴于苹果投资了滴滴,而滴滴又是ofo的股东,库克当初去ofo拜访多少还是有点商业互捧的味道,但是特意到Keep串门,则完全是因为个人的爱好。
库克与Keep创始人王宁图源:网络
在关于库克的公开报道中,不止一次提起,他常年保持着凌晨3点45分起床,5点去健身的习惯,而这正是Keep想要服务的一群人。
90后的创始人王宁,在大学毕业前,因为一次失败的恋情,下定了决心要减肥。在不断的试错摸索下,他成功将体重从180斤减到了130斤,看到他的变化,同样有减肥需求的同学们接二连三的跑来向他请教,一遍遍的重复介绍经验,让王宁意识到了其中的商机:为什么不做一款线上产品出来,方便大家分享减肥健身经验,帮助更多的人呢?
在带着自己的方案见了不少投资人后,2014年9月,王宁幸运的拿到了泽厚资本250万的天使投资,于是Keep团队正式组建,并很快正式上线。
Keep融资历程图源:招股书
是时,线上健身市场几乎没有什么竞争,将运动课程进行标准化、结构化展示的Keep,凭借免费概念,和一句深得运动者之心的“自律给我自由”,上线后仅用105天就收获了百万用户。如此亮眼的成绩,吸引了众多投资人的目光,在2017年库克到访前,Keep已经完成了四轮融资,融资额达到了5749.7万美元,纪源资本、五源资本、BAI资本、腾讯等都成为了它的股东。
就连库克在到访时,也真诚的表示想要成为Keep国际版的第一个用户。2017年8月,Keep对外宣布注册用户数突破1亿,成为了国内首个用户数破亿的运动APP。
Keep线上课程
在朋友带动下,打算跑马拉松的Rain,也是在此时注册成为了Keep的用户。
相比在百度搜索到的文字图片类经验分享,Keep有大量已经录制好的健身视频课程,跟随软件,可以科学完成诸如腹肌胸肌强化、跑前热身、跑后拉伸等训练。
“很多动作,和线下教练教得一模一样!”这也是Rain试用Keep后,迅速成为忠实用户的根本原因。按照Keep提供的间歇跑训练计划,仅用三个月时间,Rain的10公里跑用时,就从63分钟提高到了45分钟,并陆续达成了跑完半程、全程马拉松的目标。
2018年7月,Keep高达1.27亿美元的D轮融资完成,公司估值超过10亿美元,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独角兽企业。
向健身房学习如何变现
暴增的用户和蜂拥而至的资本,让Keep有了强烈的变现需求。
卖运动服装、卖营养补剂、卖健身器材……线下健身房的变现经验,被Keep复制到了线上,港股IPO后,甚至有人戏称其是披着科技外衣的“线上运动超市”。
Keep线上商城
出于对Keep“专业运动APP”的信任,Rain也陆续入手了一些类似泡沫滚轴、筋膜球、瑜伽垫之类的装备,不过这信任在一次不愉快的购物经历后,被彻底终结了。
据Rain介绍,当时他在Keep购买了一件据说是采用了高科技面料剪裁的短袖,商品宣传页宣称无缝合无锁边设计非常适合“运动”。收到后,只穿了一次就发现,这件所谓高科技面料的产品,最不适合的就是运动时穿着,透气系数几乎为零的它,穿着哪怕一动不动都能捂出一身汗来,用来健身跑步完全就是找虐。
Rain无法理解,作为一个主打运动概念,高调宣称自己很“专业”的公司,为什么会犯如此低级可笑的错误,所谓的“专业”,实在要打上个大大的问号。
他的质疑并非毫无根据,翻看Keep招股书可以发现,公司前期的产品全都来自外采,即便是2018年10月自有品牌上线,其产品也都是采用代工贴牌的OEM模式生产的。无论是运动装备还是健康食品,Keep对于供应链的控制能力,和垂直类目的品牌商相比,都没有任何优势,为人诟病,也在意料之中。
上线类似“私教课”的付费健身课程,则是Keep向健身房学到的另一个行之有效的变现手段。
课程的拍摄,前期主要由Keep团队自己完成,相近的内容,在官方的话术中,付费课程会比免费课讲解更细致一些。之后,随着PUGC(专业用户生产内容)内容模式的兴起,Keep也开始有意识的培养自己的KOL,并与其中的佼佼者签约,推出定制化的课程。
早期与Rain互关的福建英德消防员黄某,就因为发起“伊万公里”的挑战吸引了众多跑者参与而被Keep关注,推出了超感燃脂操、我要马甲线、蓝朋友的健身操等16项定制课程,跟练人次超过百万。
帕梅拉Keep主页 图源:Keep
对于在其他平台影响力突出的KOL,Keep也是极力邀请入驻,合作推出付费课程。比如YouTube知名博主帕梅拉·莱孚,在国内入驻最早的平台是微博、小红书,但来到Keep后,粉丝后来居上达到了1479.8万。为表重视,Keep更是直接将自家的会员年卡定义为“帕梅拉年卡”,价值248元/年。
招股书显示,2020年、2021年及2022年,Keep分别拥有248名、321名及642名发布健身内容的健身达人及第三方内容提供商,平台累计支付的内容相关费用也逐年递增,达到了300万元、900万元、1770万元。
坐拥3亿用户卖不出广告
Keep的变现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相比每年的巨额营销开支,还是有些相形见绌。迟迟无法获得盈利,也直接导致Keep几次三番尝试IPO都被拒之门外。
这也让押宝Keep的资本们异常焦急,与2014年创立时一望无垠的蓝海相比,如今的线上健身市场早已战成了一团,前有华为、小米等手机品牌的自营运动APP拦路,后有咕咚、悦跑圈、乐刻等一众同类型的健身软件紧追不舍,如果不能尽快上市变现退出,很可能就落得竹篮打水一场空的下场。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Keep活跃用户数 图源:招股书
根据Keep的招股书显示,尽管投入了巨额营销费用去做大用户盘,让Keep的注册用户达到了惊人的3亿,但是其平均月活跃用户却没有什么明显增长,2020年、2021年、2022年分别为2970万名、3440万名、3640万名。更尴尬的是,即便是“活跃用户”,月均打开Keep锻炼的次数,在上述年份也分别只有5.0次、4.1次、4.8次。
这组尴尬的数据,直接影响到了Keep在广告主眼中的形象。同样的统计周期,选择与Keep合作的广告客户,分别只有36家、78家、75家,而每名广告主为Keep带来的广告收益,分别只有310万元、200万元、210万元。这也使得Keep广告收入在总收入中的占比逐年下降,2022年已降至8.2%,毛利率更是只有4.3%。
守着3亿注册用户卖不出广告,让Keep只能继续押宝在卖产品卖课上。然而,在产品和资讯极其丰富的当下,这又谈何容易。
Keep热销产品图源:招股书
尽管根据公开数据,Keep自有品牌运动产品的销售额,由2020年的6.36亿元增长到了2022年的人民币11亿元,但是毛利率却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已从20.8%降至14.5%。在2022年销售榜前三的产品中,Keep手环、智能单车迷你版、智能单车专业版,毛利率分别只有-16.1%、3.6%、8.6%。
其中,贡献了9099万元销售额的Keep手环,一分不赚还倒亏1461.4万元,就很能说明问题。据Rain介绍,类似功能的产品在市场上非常之多,专业跑步的大神用GARMIN、Suunto,喜欢时尚的人群有Apple Watch。此外,芯片受制的华为,近年来在运动手表领域也投入了大量精力做研发,各种新奇功能的手表手环层出不穷,配合上鸿蒙系统和华为生态,无论是实用价值还是性价比,都是Keep这样的小公司完全无法比拟的。
为了卖硬件,Keep也是想尽了各种办法。前脚刚上市,就有媒体曝出Keep曾在5月推出连续完成88天有效骑行全额返现获赠动感单车的活动,因为不能兑现被用户组团投诉。
智能硬件难当大任,毫无技术含量的“加宽加厚健身垫”、“记数跳绳”、“高蛋白黑巧松脆球”反倒成了为Keep贡献利润最多的产品,利润率分别达到41.3%、37%、38.5%。
不可持续的卖奖牌收益
卖货不易,卖课也是差强人意。
随着竞争对手的出现和抖音等短视频平台的兴起,健身博主们的选择正变得越来越多,多平台运营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因为平台规则和获取收益的方式不同,在Keep收费的课程,换个平台很可能就是免费可见的,这也打消了不少人的付费欲望。
按招股书披露的数据,尽管Keep的订阅会员人数,由2020年的190万人增加71.8%至2021年的330万人,并进一步增加10.4%至2022年的360万人,但会员留存率却在逐年下降,2020-2022年,分别为73.3%、71.7%和65.3%。
3亿注册用户、3640万月度活跃用户、360万订阅会员数……层层递减之下,Keep高额的营销花费,性价比显得格外的低。公开资料显示,2020-2022年,Keep销售及营销开支分别为3.02亿元、9.56亿元、6.46亿元,占总收入比重达到了27.3%、59.0%、29.2%。
按照同期订阅会员人数增加幅度测算,Keep在2021年“策略性地增加了在流量获取和品牌推广方面的支出”,以进一步“获取、激活及挽留用户”,结果是营销开支增加了216.56%,订阅会员人数仅增加了71.8%,平均下来为了增加一个订阅会员数,就要花费467元,远远超过了Keep年卡168元的实付价格,如果再考虑到不足7成的会员留存率,亏损的幅度还要大一些。
在一片唱衰声中,疫情之下线上运动需求的爆发性增长,让Keep意外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
线上付费内容增长迅猛 图源:招股书
根据其招股书显示,2020年到2022年,Keep的“线上付费内容”收入增长迅猛,金额分别达到3282万元、6970万元、3.31亿元,其中2022年增幅高达到375.04%,总收入占比从2.9%、4.3%,猛增至15%。
“线上付费内容”?听上去像是卖课收入,其实却是毫无关联的卖奖牌。
近年来随着国内马拉松赛事的兴起,跑马人群呈现爆发性增长态势,每年参与线下跑马的人数超过百万,按照赛事规则,但凡能在规定时间完赛的选手,都可以获得举办方颁发的纪念奖牌,对于个人来说颇有意义。
Keep将这一做法引入到线上,举办了各种各样的“线上马拉松”,2公里不嫌少、20公里不嫌多,只要是在规定时间完成了自己选定的目标跑步任务,都可以花费二三十块的价格,获得一块由Keep颁发的实体奖牌,精美的设计和仪式感拉满的获取方式,让热衷开盲盒的Z世代消费者从中找到了新的乐趣。
小红书用户晒Keep奖牌
受疫情影响,线下路跑赛事的大量停办,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有统计显示,2020年国内举报各类马拉松赛事442场,参与人次136万,2021年举办了348场,参与人次123万,2022年则只办了58场,参与人次仅39万。而正是2022年,Keep卖奖牌的“线上付费内容”收入同比增长了3倍达到了创纪录的3.31亿元,超过了平台全年广告收入。而随着疫情过去线下秩序的恢复,Keep势必又将陷入新的盈利焦虑中。
招股书显示,Keep公司2022年经营亏损额达7.9亿元,尽管相比2021年的亏损9.7亿元有所收窄,但盈利的希望却始终未曾出现。与Keep业务相近的美国互动健身平台Peloton,一样没能探索出有效的盈利模式,疫情之后其股价累计下跌已超过了80%,根据最新发布的2023财年第三季度财报,净亏损达到了2.76亿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Keep上市前共完成9轮融资,其中F轮估值已经达到20亿美元,折合港币156.35亿港元,对比Keep上市后的估值,已经呈现倒挂态势,而根据招股书附注,Keep此次上市,除了要求实控人王宁有6个月禁售期外,对其它股东都没有任何禁售期要求,这也意味着已经上市的Keep,曾经的机构股东随时可以套现离场。
内容来源:花朵财经观察
作者:陈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