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科学内涵、价值指向、文化根基等方面存在高度契合。二者的有机融合,可以有效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延伸其教育载体,拓展其教育途径,有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底色的充分彰显。
加强革命文化教育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通过加强革命文化教育,将其融入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帮助人们更好地领悟和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在要素的价值,从而实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文化教育目标。借助国庆节、建党节、建军节等重要的革命节日以及其他历史纪念日,举行形式丰富多样的群众性活动,增强人民群众的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也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阵地。将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实现更好的教育效果。比如开展实地教学,把参观革命文化基地与入党宣誓、红色研学等活动充分结合起来,由此创造庄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氛围,激发青年的爱国热情。另外,各类公共文化机构如青少年宫、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等,可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积极举办各种红色宣教活动,将革命文化中蕴含的优秀精神渗透到人们的现实生活之中。同时,还要积极组织群众开展共同祭奠革命英烈的文化活动,由此增强教育群体感化的氛围。
挖掘革命文化资源促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以学理探究为依托为革命文化的价值观教育提供良好的学理支撑。鼓励并支持相应的科研院所或专家学者对革命文化资源进行持续性的整理与挖掘,并在政策制定、资金保障、人员配备、项目审批等方面予以一定的资源倾斜,借助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以及专家讲座等形式加强对革命文化研究,从百年党史中汲取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智慧营养。其次,以红色革命文化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在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中,伟大建党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以及延安精神等,都传承着一脉相承的特质。它们无不体现了党的宗旨与性质,包括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等优良作风,同时也充分展现了共产党人的优良品格。在红色地区开展实践活动,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革命岁月的艰难,直观激发民众对于红色革命传统的深厚情感与历史记忆,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感染力与亲和力。另外,还可以以家风建设为依托,唤醒民众的革命情怀。通过评选红色家风故事、树立红色家庭典型等方式,鼓励人们挖掘自家的红色家风资源,在生活中切实感受到、感知到革命精神的魅力,为人民发自内心地认同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良好的文化动力。
加大革命文化宣传力度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发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一个系统性的长期工程,必须不断在实践过程中进行探索与思考才能获得理想的教育效果。不断加大革命文化宣传力度,持续扩大革命文化的舆论影响,是传承与发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力保障。因此,在弘扬和传播革命文化的过程中,要优先考虑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紧密结合,在新时代的语境下,实现革命文化叙事角度从宏大到微观的转换。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构筑充满红色基因的文化传播矩阵。积极推进革命文化进社区、企业和校园,建立制度化、常态化的革命文化教育保障机制,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深化。大力度培养专业的革命文化宣传队伍,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能一直保持良好的科学性。不仅要定期为革命文化宣传队伍提供更新的思想和能力,推动建立长效科学的人才培养机制,同时充分利用高校力量,培养高质量的革命文化宣传人才。
(凡樊,作者单位:安徽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来源:贵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