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员 陈思
当F1摩托艇掠过郑州东区澄澈且广阔的水域,蜿蜒的轨迹里,涌动的是见证,也是契机。
郑州不缺高规格的盛会和赛事,但公众固有的印象里,郑州并不是以水闻名。疫情之后,F1摩托艇世界锦标赛,为何将回归中国的第一站选在郑州?这个问题的答案,在千米之上的俯瞰里。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从高空驰目,除楼宇的鳞次栉比与植被的葱葱郁郁外,郑州东区最醒目特点,是由“四湖”、“十河”、“四渠”构筑起的丰富水系:错落的湖泊与休闲空间环环相扣,密织的水网与建筑集群紧紧相连,规划的初衷与民生幸福息息相关。郑州东区的碧水之间,流淌的是生态之美,铺陈的是环境之变,锚定的是民生之利。
实际上,从“一带一路”世界摩托艇锦标赛,到民族运动会水上项目……郑州组织水上竞技赛事的能力已经得到验证与认可。而此次F1摩托艇赛事的落地,又一次让所有人看见了,“国际郑”与世界发展的同频共振的实力与魅力。
大赛为媒,乘风借力,一场盛会也深刻塑造着城市。
在寸土寸金的城市,“水上公共空间”如何利用?一直是城市发展中的一大难题。它考验的不仅是基础工程、配套设施的硬条件,还是水陆联动、文旅融合的新思路。水上运动极具观赏性与可玩性,深受年轻人的喜爱,如果郑州能打造好水上运动产业,并结合好水上表演、游船观光、风光摄影等项目,将可以极大的补充市内文旅资源,为高速发展的郑州经济,增添一份灵动与活力。
除了产业、设施、环境等方面肉眼可见的变化,一场盛会也会让一座城市在文化的交流、碰撞、融合中,变得更加开放、包容、自信。此间生活的居民,也会在历史的宏大叙事中,对体育意识、集体意识、共同体意识的理解变得更饱满、更深刻。
盛会的举办,意味着目光的聚集。让世界各地更多的人看到一座城,他们才会认识一座城,走近一座城,继而爱上一座城、建设一座城,留在一座城。郑州以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姿态走向世界,世界必然将把深情地凝望留在这里。
这场体育盛会,是郑州形象打造的有益成果,也是助推发展的务实之举。
责任编辑:王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