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中国上周发布的一季度外贸数据显示,亚非拉地区广大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需求近期快速增长,经济复苏平稳,同中国之间良性经济循环正在形成。同时,美欧银行业动荡、欧美经济衰退预期抬升正引起全球金融风险上升,亟待找寻应对良策促进世界经济稳步复苏。
4月11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IMF和世界银行春季年会期间发布《世界经济展望》报告称,许多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经济正在回升。报告预计,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今年将增长3.9%,明年将增长4.2%。中国发布的外贸数据也显示,一季度中国与东盟、拉丁美洲和非洲等地贸易往来十分活跃,分别增长16.1%、11.7%、14.1%。规模合计占比提升2.4个百分点,达到28.4%。
去年以来美欧等发达经济体大幅收紧货币政策,对亚非拉地区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形成较大压力和风险。值得注意的是,不同于以往美欧货币周期对全球经济的冲击,去年以来许多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采取措施,积极把握世界经济格局调整、增长动力转换带来的机遇,不断加强国际政策协调和国际发展合作应对欧美危机外溢,保持了经济的相对平稳。这其中,《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实施后不断释放政策红利、“一带一路”倡议的引领作用显著增强,再加上后疫情时代全球航运业的复苏与运行效率提升等因素,有力促进加强了中国与亚非拉广大地区经贸联系,彼此间相互促进共同增长的良性循环更加顺畅,有效对冲了欧美需求下降对全球经济复苏造成的不利影响。
当前,美欧银行业动荡带来的后续影响仍在发酵,美欧经济衰退风险在不断上升,对世界经济增长的潜在威胁不容小觑。
4月12日,美联储公布3月份货币政策会议纪要显示,鉴于对近期银行业发展的潜在经济影响的评估,会议预测今年晚些时候美国经济将开始出现“温和衰退”。4月14日,IMF欧洲部主任艾尔弗雷德·卡默称,欧洲经济增长趋势正在减弱,面临遏制通胀、维持经济复苏、维护金融稳定等挑战,给短期经济增长前景蒙上阴影。有西班牙媒体认为,美国和欧元区银行业爆发危机的迹象已触动市场的敏感神经,欧美市场或将面对在过度乐观和自满之后遭遇崩溃的“明斯基时刻”。4月11日,IMF发布《全球金融稳定报告》称,全球金融体系的抗风险能力面临多重严峻考验,报告敦促政策制定者采取果断行动,“防止出现任何可能影响市场对全球金融体系韧性信心的系统性事件”。
4月14日,摩根大通、花旗和富国银行公布的一季度收入和盈利均高于预期,其中,摩根大通一季度营收创历史新高、净利润同比超预期大增52%、净利息收入增49%。在美国核心通胀迟迟居高不下,衰退预期走强的背景下,这番业绩颇有些“美国跌倒,银行吃饱”的味道。巴西总统卢拉不久前关于“去美元化”的表态,也因此显得更加深刻。(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连俊)
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