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三亚8月30日电(牛良玉)为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提升跨区域政务服务水平,方便企业群众异地办事,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努力打造“高效便捷、舒心暖心”的营商环境。今年以来,三亚市海棠区营商环境建设局(海棠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先后与三亚市吉阳区、天涯区和崖州区合作上线 17项“全城通办”事项,与陵水黎族自治县、五指山市和万宁市签订了跨区域通办合作协议,“跨区域通办”取得阶段性进展。
(资料图片)
横向联动 市内办事实现“全城通办”
今年5月,三亚市海棠区营商环境建设局(海棠区行政审批服务局)与崖州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天涯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吉阳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在吉阳区现场签订政务服务“全城通办”合作协议。首批“全城通办”服务事项共17项,至此,企业和群众通过网上平台办理或前往四区任一区级政务服务中心,都可以咨询申报以上事项,实现了同一政务服务事项在全市范围内“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与此同时,海棠区政务服务大厅还设置了咨询导办台,实现跨区申报辅导,减少申请人跑动次数。
“全城通办”合作模式打通了四个区业务链条和信息壁垒,进一步节约了企业和群众的办事成本,初步形成了“标准统一、协同联动、帮办代办、网上不见面办理”的“全城通办”政务服务新机制。
合作范围不断拓宽 政务“朋友圈”越来越大
海棠区与陵水紧邻,长期以来,两地群众交流往来密切,如果能够实现“跨市县通办”,将极大方便两地办事群众、企业。今年7月,在三亚市海棠区营商环境建设局(海棠区行政审批服务局)与陵水黎族自治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共同努力下,双方选取了市场主体办理的高频事项23项,开展“跨区域通办”合作。
“跨区域通办”合作后,申请人在线上可通过登录海南政务服务网平台申请办理,受理机关进行材料受理和审核,申请人可选择邮寄或自行到窗口领取审批结果(证照)。在线下,双方建立了“异地收件、属地办理”模式,申请人在异地政务服务部门提交申请材料,由“跨区域通办”窗口审核材料无误后,帮助申请人将材料扫描形成电子形式,上传至相关业务系统,发起网上申请;申请人可选择邮寄或自行到窗口领取审批结果(证照)。在不改变原有办理事权的基础上,打破事项办理的属地化管理限制。
海棠区与陵水的成功合作,开启了海棠区政务服务“跨区域通办”新篇章。7月27日,海棠区与五指山市签订了跨区域通办合作协议,首批共上线16项“跨区域通办”事项,涵盖“民办非企业单位成立、注销和住所变更”“社会团体成立、住所变更、注销登记”“夜间施工作业许可”等16项高频办理事项;8月4日,海棠区与万宁市签订了跨区域通办合作协议,首批共上线15项“跨区域通办”事项,涵盖住建、旅文、民政等高频办理事项,进一步扩大政务服务“跨区域通办”合作范围……
在不改变原有办理事权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统一受理平台的优势,延长业务链条,切实解决“办事来回跑”“异地不能办”等堵点、痛点、难点问题,便利两地企业和群众异地办理事项,进一步提升市场主体和群众办事获得感和满意度。
“跨区域通办”专窗办理 政务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跨区域通办”合作开展后,三亚市海棠区营商环境建设局(海棠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在区级政务服务中心开设“跨区域通办”服务窗口,受理17项“全城通办”事项及54项“跨区域通办”事项,企业和群众可通过线上通办、线下通办和周末预约办理等方式申办。
为了让窗口的服务更贴心、更专业,不断提升服务水平。海棠区营商环境建设局(海棠区行政审批服务局)按照“成熟一批、纳入一批、运用一批”的原则组织开展政务服务跨区域通办业务培训会,由纳入“跨区域通办”事项的业务组工作人员对区政务服务大厅综合服务窗口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梳理明确事项材料清单、受理条件、审核标准、申报流程、出件方式等全过程,强化服务技能,明晰工作重点,提高“跨区域通办”工作能力和水平。
与此同时,海棠区营商环境建设局(海棠区行政审批服务局)还建立健全了跨区域通办服务机制,全方位保障“跨区域通办”事项异地代收代办顺利运转,推动政务服务跨区域通办规范化、长效化、制度化,为创建一流海棠营商环境添砖加瓦。
三亚市海棠区营商环境建设局(海棠区行政审批服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局将继续推进并逐步与三亚经济圈内的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乐东黎族自治县开展政务服务跨区域通办合作,后续计划探索与省外开展政务服务跨区域通办合作,逐步实现政务服务“跨省通办”,推动“跨区域通办”再上新台阶。持续深入探索“跨区域通办”合作模式,不断丰富“跨区域通办”服务模式和覆盖范围,不断提升政务服务跨区域通办普及度。